<%@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佛山房产 > 正文

楼市近600次调控 政策底显现“稳定”成2022年主基调

0
分享至

2021年已经进入岁尾。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房企变局”“密集调控”“政策底显现”等是这一年的关键词。

这一年,房企“三条红线”和“集中供地”等政策在2021年年初正式实行,房地产行业也迎来了重大的变化——过去行业的高杠杆、高周转、高回报的模式已经不在。

这一年,伴随着全国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房地产行业销售也呈现“前高后低”的态势。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11月全国房地产调控政策次数继续高位,单月高达56次房地产调控,年内累计房地产调控次数高达586次。

展望未来,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稳定”是明年楼市的主基调,年末各种调控政策的指向就是稳定楼市,这也代表了政策见底。另一方面,政策有望将围绕“三稳”任务,因城施策、供需两端发力;同时,适度加快长租房市场发展,推进保障房建设。

政策底显现

2021年年初,涉及房企融资、拿地的政策接连出台,其中包括备受市场关注的“三条红线”监管新政。

实际上,早在去年8月20日,住建部、人民银行等就明确了12家重点房企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将在当年9月1日进行试点,也就是业内称之为的房企融资“三道红线”政策,该政策从今年初开始正式实行。

三条红线政策实施以来,房企普遍加速了降低有息负债的进程,尤其是龙头房企。

据海通证券统计,2021年上半年,部分龙头房企杠杆率有所下降。截至2021年上半年底,除绿地控股、首开股份、华发股份、金融街、光明地产、鲁商臵业以外,其统计的部分龙头A股上市公司三道红线(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小于70%;净负债率小于100%;现金短债比大于1)全部达标。

进入2月,一份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住宅用地分类调控文件流出,文件要求重点城市住宅用地实现“两集中”:集中发布出让公告,且2021年发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过3次;集中组织出让活动。其中,重点城市包括4个一线城市,18个二线城市。

集中供地政策改变了房企的拿地节奏,也被业内视为2021年房地产最大市场变化之一。

“2021年,土地市场在上半年高位运行后,下半年整体土地市场开始出现了明显的下调迹象,随着房地产市场成交降温,房企资金链压力越来越大,拿地房企积极性越来越低。”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集中供地改变了房企原有的开发节奏。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变化而冷热不均,2022年集中供地政策有望继续调整。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数据也显示,截止11月,2021年年内全国热点的100个城市卖地金额为4.05万亿,同比2020年同期出现了下调,下调幅度为7.4%,从土地市场数据看,热度持续降低已经成为了趋势,特别是2021年下半年来,土地市场持续低迷。

此后,各类限价、限售、限购等政策密集出台,地产行业调控加码信号不断被释放。根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2021年1~8月累计房地产调控次数超过400次,刷新了历史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以来,房地产政策开始逐渐转暖成为业内共识。

9月底,央行在第三季度例会上提出要维护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10月,哈尔滨等部分城市出台了相关政策,稳定房地产市场。12月,高层会议提出要“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并首次提出要促进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

在张大伟看来,楼市防止下调过快有望成为未来的政策趋势,“稳定”是明年楼市最确定的关键词。“近两年来,楼市调控越发严格。一边是对热点城市的新房、二手房的限价令,另一边是全国多个城市新房的限跌令,房价大涨会放大金融风险,而房价断崖式下跌也同样不是稳定,也会波及金融系统。年末各种调控开始稳定楼市,全国超过20个城市开购房补贴,都代表了政策的见底。”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分析师周茂华也对记者表示,房地产调控稳字当头,各地因城施策,落实“三稳”任务。“不能让房价非理性上涨,房企无序加杠杆,同时,也不能让房地产过冷,房地产市场过热与过冷都是有害的。”展望未来,政策仍将围绕“三稳”任务,因城施策、供需两端发力,根据区域具体房地产市场供需情况,对调控政策一定预调微调;同时,适度加快长租房市场发展,推进保障房建设。

“预计在‘房住不炒’的大基调下,短期信贷政策对首套、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撑力度将不断放大,地方将响应中央要求因城施策,对地产相关链条不顺畅的问题采取针对性举措,加快落地扶持类政策,除加大购房补贴外,降低贷款利率、减免部分交易税额等政策亦存微调预期。”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研究副总监陈文静告诉记者。

风险事件有望减少

在今年房企融资环境持续趋紧的大背景下,不少知名民营房企在下半年出现债务违约现象或苗头。

2021年7月,蓝光发展发布部分债务未能如期偿还的公告;8月,阳光100也表示未能支付到期的可转换债券。9月,恒大集团理财停止兑付的消息传出,这一事件引发了恒大自身的流动性危机,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后续其他房企可能出现债务风险。

10月以来,包括花样年、当代置业、新力控股等出现美元债务兑付困难的情况,这也导致地产美元债大幅下跌。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进入10月以来,已先后有绿地控股、阳光城、佳兆业、雅居乐、绿城中国、合生创展、新城发展、禹洲集团等多只地产美元债出现大幅下跌。中资地产美元债普遍出现近20%的跌幅。其中,2021年到期的债券受到的冲击最大,其次是2022年到期债券,2023、2024、2025年到期债券跌幅较为平缓。

“背后核心原因还是房地产调控,特别是三条红线抑制了房企融资渠道,而销售收紧又导致企业回款困难,开发贷、按揭贷款双收紧,使得房企还债能力锐减。”张大伟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房企也在通过瘦身、融资等方式积极自救,房企风险事件有望减少成为业内共识。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研究负责人刘水对记者表示,随着行业对流动性风险的重视,部分处在危险边缘的房企开始积极采取措施,通过变卖资产、股东借款、增发配股等方式补充资金,对缓解短期债务压力起到了积极作用。“当前融资相关政策基本见底,保障正常融资、政策纠偏成为监管的主要方向,房企的合理融资需求正在得到满足。因此综合来看,未来房企的风险事件会逐步减少。”

房企积极谋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也被业内高度关注。

据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5.8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8%,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6.2%,两年平均增长3.1%;销售额方面:2021年1~11月,商品房销售额为16.2万亿元,同比增长8.5%,比2019年1~11月份增长16.3%,两年平均增长7.8%。

不过,就单月来看,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已经连续多个月处于下降态势。

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11月,市场仍处于调整阶段,叠加去年同期高基数影响,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分别下降14.0%和16.3%,连续4个月保持两位数下降,但受信贷环境边际改善等因素影响,降幅较上月分别收窄7.7和6.3个百分点。

“受前期调控发力和银行按揭额度紧张等因素影响,下半年房地产市场调整压力增加,市场整体降温,个别房企出现违约事件,购房者观望情绪上升,进一步拖累市场活跃度下降,房企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均出现下滑。”

在陈文静看来,上半年房企加大营销力度,销售面积达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整体表现超预期。三季度市场明显降温,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转降。

从短期市场趋势看,房企销售下滑,短期偿债压力加大成为共识,在此背景下,不少房企们选择开源节流。

以万科为例,11月17日,万科在内部倡议,提出要转变黄金时代的惯性思维方式,将经营理念贯穿始终,对不产生价值的动作和开支做减法,花小钱办大事等工作要求。

张大伟认为,除了开源节流,保持流动性,安心赚小钱,房地产商更要转变思路,着眼于打磨产品品质。“接下来是房企大洗牌的时刻,谁的品质更好,就更能吸引用户,在收缩的房地产市场中分一杯羹。认清形势,加速转变,才能有机会熬过行业冬天,赢得下半场竞争的门票。”

另一方面,房企的转型也在今年常被提及,不过业内提示要谋定而后动。刘水认为,房地产行业整体的利润率持续下行,在这样的背景下,房企切忌盲目,毕竟跨领域是有门槛和资金投入的,不能为了转型而转型,所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谨慎调整发展战略。

精彩推荐

  • 热门楼盘
  • 看房团
  • 购房直通车
  • 买房导购
  • 房产图集
  • 楼盘区域价格咨询热线

周末看房团

周末看房·免费大巴·独家优惠·精美礼品

请选择

马上参团 查看详情

我要报名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人口7万的戛纳,每年5月聚集数千名妓女,每晚收入高达4万美元

人口7万的戛纳,每年5月聚集数千名妓女,每晚收入高达4万美元

小李喜欢聊追剧
2023-03-30 18:33:11
宫斗升级?泰国王妃诗妮娜上千张私照外泄,不雅姿势引热议

宫斗升级?泰国王妃诗妮娜上千张私照外泄,不雅姿势引热议

社会故事集
2023-03-28 15:28:17
已证实!麦卡锡将会面蔡英文,我方有力反制,台军舰妄想“驱离”

已证实!麦卡锡将会面蔡英文,我方有力反制,台军舰妄想“驱离”

田林de案馆
2023-03-27 02:07:05
马斯克为什么呼吁暂停AI训练?ChatGPT回答...媒体:他反对的只是OpenAI和GPT

马斯克为什么呼吁暂停AI训练?ChatGPT回答...媒体:他反对的只是OpenAI和GPT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3-29 23:58:02
易中天回厦大当院长了!

易中天回厦大当院长了!

海峡导报大生活
2023-03-29 18:27:45
这篇《退休书》一夜间火了!建议所有人看看

这篇《退休书》一夜间火了!建议所有人看看

无处不风景love
2023-03-30 12:38:22
又是白眼狼! 我国慷慨援助该国1000亿, 关键时刻却对中国投反对票

又是白眼狼! 我国慷慨援助该国1000亿, 关键时刻却对中国投反对票

张劲讲体育
2023-03-31 01:19:18
哈登复出终结三连败!赛后爆跟腱伤情严重!哈登对76人不止如此!

哈登复出终结三连败!赛后爆跟腱伤情严重!哈登对76人不止如此!

小雪的运动之心
2023-03-30 15:25:48
这一次,以色列的国运算到头了

这一次,以色列的国运算到头了

远方风林
2023-03-30 01:52:11
危地马拉转向北京?蔡英文启程之际,岛内又听闻坏消息,大势所趋

危地马拉转向北京?蔡英文启程之际,岛内又听闻坏消息,大势所趋

前沿时刻
2023-03-30 10:17:31
阿里P8员工被裁,疑似给市长写信:月供3w,压力很大

阿里P8员工被裁,疑似给市长写信:月供3w,压力很大

一起看世界1
2023-03-29 20:55:48
江浙沪三大“图财害命”枕边人,上海这位靠颜值出了名

江浙沪三大“图财害命”枕边人,上海这位靠颜值出了名

剁椒鳄鱼头
2023-03-21 17:49:30
加拿大记者在索马里遭绑架轮奸460天,给绑匪生下孩子,后来如何

加拿大记者在索马里遭绑架轮奸460天,给绑匪生下孩子,后来如何

墨珑甲
2023-03-29 19:21:15
​退林还耕建设高标准梯田,这是在开倒车,农民表示看不懂

​退林还耕建设高标准梯田,这是在开倒车,农民表示看不懂

娱乐圈小胡椒
2023-03-26 11:39:39
美国有1/4的人吃不饱饭?报这种新闻应当严谨些

美国有1/4的人吃不饱饭?报这种新闻应当严谨些

黄小资讯
2023-03-26 14:38:47
短短4天7个瓜,林心如霍建华婚变,霍尊案胜诉,张兰拖欠员工工资

短短4天7个瓜,林心如霍建华婚变,霍尊案胜诉,张兰拖欠员工工资

娱乐的小灶
2023-03-31 00:02:45
凌晨0点,杜锋喜从天降,19岁CBA顶级新星加盟?赵睿离队或无障碍

凌晨0点,杜锋喜从天降,19岁CBA顶级新星加盟?赵睿离队或无障碍

国足未赢够
2023-03-30 11:57:10
抖音总裁凭脸爆火、年薪7亿!看到他老婆直惊呼这不是章子怡2.0吧

抖音总裁凭脸爆火、年薪7亿!看到他老婆直惊呼这不是章子怡2.0吧

娱乐的小灶
2023-03-31 00:04:23
中菲外长磋商会议结束,菲律宾没啥诚意,中方已秘密做好两手准备

中菲外长磋商会议结束,菲律宾没啥诚意,中方已秘密做好两手准备

寻求历史
2023-03-30 09:40:53
57岁老太被车碾压致死,家属提出百万赔偿,肇事者:一分都没有

57岁老太被车碾压致死,家属提出百万赔偿,肇事者:一分都没有

深夜story
2023-03-30 18:26:08
2023-03-31 02:40:49

佛山房产

杨惠妍:更多精力会花在代建代管和科技建造上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头条要闻

普京签署春季征兵令:将征召14.7万人

头条要闻

普京签署春季征兵令:将征召14.7万人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邮报:在格林伍德回归球队问题上,曼联内部存在分歧

娱乐要闻

被骂“娇妻”的唐嫣,到底惹了谁?

科技要闻

尴尬了!法拉第未来发布会只展示了一个车身

汽车要闻

MG7上市售11.98万起 2.0T+9AT/零百加速6.5s

态度原创

亲子
艺术
数码
时尚
公开课

亲子要闻

这个甲流病毒太厉害了。

艺术要闻

“佐临奖”四年后再颁奖,徐峥现场提议增加新奖项

数码要闻

Intel官宣144核心全新至强!3、18A工艺呼啸而至

原来中国风还能玩出这些花样?!

公开课

菜市场里最脏的5种鱼,摊主都不吃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