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科技扩生态圈 粤港澳大湾区觅“支点”
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的背景下,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香港企业主动向内地延伸
吴俊捷
来自于日本并在中国香港设立分支机构的招聘和人才资源管理公司仕达富(FaroRecruitment),去年又在澳门设立了分支机构。他们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力资源市场的前景充满期待。
“粤港两地对金融科技人才的短缺度很高,大湾区内的不少金融机构都在找这方面的人才。”近日,仕达富的一位工作人员在“创新升级·香港论坛”服务业推介活动落幕后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以虚拟银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新业态催生的金融科技人才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
抢滩布局前沿领域的背后是共同的生存压力。不少香港的金融机构如今都充满了危机意识,即便是行走在区块链这种金融科技创新前沿的企业也担忧被跨界对手出其不意地击垮。对于跨界竞争者的警惕、对于金融科技人才的“饥渴”是不少香港金融科技企业目前正面临的困境。
这种现时焦虑感也增强了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香港企业向内地延伸的主动性。不少金融科技企业更是将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撬动内地业务甚至全球业务的“支点”。
“耐打”的金融业的现时焦虑
作为全球离岸人民币贸易结算、融资和资产管理服务中心,香港素有“国际金融中心”的称号。金融业在不少香港人眼中既是经济的基石,也是旗帜。
香港金融服务业从2012年至2017年的平均增速为8.6%,这一速度近乎同期GDP平均增速的两倍。
金融业的现实边界远比外界所想象的延伸得远,竞争对手也早已不再是传统的金融机构。优秀的金融从业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财税或者法律领域的行家。
雷绍麟是还没有开业的富融银行的首席营销官(CMO)。他所在的银行在今年5月刚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发的银行牌照,这也是香港八家获授权的虚拟银行之一。这家由腾讯控股有限公司(00700.HK)、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00388.HK)、高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等一批各领域的翘楚联合发起成立的虚拟银行,甫一出现便引起不少业内外人士瞩目,来自不同的生态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他看来,外界提及的虚拟银行相较传统银行所具备的遥距开户、24小时服务、低收费、调高存款利率等优势并非虚拟银行真正意义上的优势,传统金融机构借助互联网科技便能够实现。“虚拟银行股东背景的多元,才是真正的优势。”雷绍麟直言,虚拟银行所具备的即刻、智能、互动的特点恰是受益于此。
与雷绍麟一样对于金融科技的脉搏感受深刻的,还有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联盟的创会会长王俊文。
流动支付、众筹引入区块链的案例在他身边层出不穷,但在他看来区块链对于金融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对于金融科技趋势不可逆的感知,并不仅限于这些在一线创业的人群。
“现在跟我们做对手的,可能不是我们的同行,而是科技公司。”王俊文笃定金融科技新时代背景下,其他赛道的企业才是金融业真正的挑战者。
虽然在移动支付手段等金融科技创新的某些领域,香港滞后于内地。但在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的大趋势把握上,香港与内地保持着高度一致甚至在部分领域实现了引领。
香港交易所为此在2018年8月成立了掌握新兴科技最新动向的创新实验室。能全面接通不同银行及储值支付工具运营商的快速支付系统“转数快”已推出近一年。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贸易融资平台“贸易联动”也于2018年10月正式启动。同时,首张虚拟保险公司牌照已于2018年12月发出。
新的金融科技业态的出现也令越来越多的周边服务企业开始围绕其开展业务。
主营跨境财税业务的骏德顾问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办理海外区块链业务的代理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一业务正是应市场需求而新增。
香港金融发展局数据显示,香港目前已有超过550家金融科技初创企业,金融科技生态圈边界仍在扩宽。
这折射到C端市场,最直观的便是金融科技人才的短缺。
这已经掣肘了香港及内地金融企业的发展。数位受访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语言处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数据结构的建设、区块链、网络、前端的设计等金融科技各领域均不同程度出现人才短缺。
香港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尚乘金融科技中心总监唐宪生进一步介绍到,中国92%的金融科技雇主表示正面临专业人才短缺问题,这远高于澳大利亚(45%)、新加坡(47%)等全球其他金融科技创新高地。其中大数据、人工智能、风险管理为国内金融科技前三大急缺领域。
寄望以湾区为“支点”
敏感的资本市场已呈现波动。
在“创新升级·香港论坛”服务业推介活动上,以金融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开始越来越重视粤港澳大湾区。
已经在香港、深圳、广州开设了分所的周永胜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周永胜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公司今年准备在中山、惠州等地开设分所,以拓展业务。
“湾区税制统一之后,人才流动趋于畅通是大趋势。粤港澳三地的人力资源解决方案都将是我们开展业务的基础。”上述仕达富的工作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内地的猎头公司对港澳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的熟悉度低、人才储备丰富度低等,而这恰是公司可以挖掘的业务增长点。
弘海策略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由于不少广东的玩具、服装、皮具等低端制造业逐步向成本较低的东南亚地区转移,她的公司的海外投资业务部分持续增长。
“内地企业近年受‘走出去’、‘一带一路’等战略影响,选择到海外开设分公司及在香港开办融资事务分支机构的客户越来越多,这直接带动了我们业务板块的增长。”该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们针对这类高净值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在广东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朱明春看来,打上技术烙印的金融科技企业具有将资金充裕的港澳资本市场与企业众多的内地市场打通的天然优势,能较好实现资金和资产或企业的对接。令苦于本地市场小的香港金融科技企业能够依托近7000万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超万亿美元的大湾区得到长远发展。尤其是业务下沉至中小微企业、个人借贷市场之后,香港的金融科技企业能更充分发挥普惠金融的宗旨,撬动更大的市场。
数位前来内地寻求商贸配对服务的香港企业,几乎都坚信香港角色暂时不会有改变。低且简单的税制、四通八达的物流及交通网络、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无外汇管制的资金调度环境等都令香港的优势显著。与此同时,更多港资金融科技企业都意识到寻求与内地科技企业、内地市场融合的必要性。
唐宪生表示,作为“超级联系人”的香港的优势是大都会的文化、国际金融中心,以及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更丰富。但是广东等内地的技术实力强、生活成本低、市场规模大。《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为粤港两地金融科技人才的联合培养和市场的开掘等提供了可能。
雷绍麟的梦想是搭建根植于香港、服务于世界的虚拟银行,在其看来,服务好粤港澳大湾区才能谈得上复制业务模式,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