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刘军艳 通讯员 任国升 近日,禅城区南庄镇龙津村实施的党员村民代表责任制,入选2018年度广东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经验提名项目。2014年3月,龙津村开始探索实施这一制度,通过党员与村民代表结对直接联系村民,共同参与基层管理,使问题在家门口解决,矛盾在村里化解,村务更公开透明。
村民代表和党员结对管理村务
龙津村地处珠三角发达地区,土地增值带来村民利益诉求增加,村里利益格局相对复杂,层次较多元。村民对于加强自治管理、增强村务透明度的呼声不小。
2014年前,龙津村各村小组的集体资产和物业出租,由村组长负责处理。不少集体物业需要管理,难免出现疏漏,且‘话事权’过于集中于村组长一人身上,村民也容易产生质疑。
针对村务治理的这一痛点,村两委在2013年底开始酝酿党员村民代表责任制,并在2014年3月,全村举行新一届村委和村民代表换届选举时推行该机制。
时年3月,龙津村制定《龙津村党员村民代表责任制》实施方案并开始试行。根据方案,各村小组村民代表共63人,以及50岁以下的党员共55人结对参与村政村务。分片区对本村小组的出租、承包、合作等集体资产和物业跟踪管理,按要求村民代表在责任制中须承担监管责任,而党员则承担监督和信息反馈职能,合力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根据方案,党员、村民代表要细致检查村内厂企、店铺的经营情况、环境卫生、安全生产、消防设备、环保处理等,并做好记录。其间,还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代表集体为进驻企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实质性服务。具体而言,人均负责对接5家厂企店铺,每月到所负责的厂企店铺进行不少于2次的探访。
同时,每季度,各村小组须召开一次户主大会,由村民代表述职汇报责任执行情况,向村民介绍本小组内的企业经营动态、租金收缴等状况。
清单指引打消村民忧虑
万事开头难,党员村民代表责任制推行之初,不少村民代表向村委会反映缺乏管理经验,工作开展困难,想打“退堂鼓”。此后村里经协商,形成党员村民代表学习的工作任务清单指引。
据介绍,龙津村村民代表责任制以“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分为“职责规定、报酬方案、工作具体标准、工作责任书、工作记录表”五大框架,明确告诉村民代表“做什么、怎么做、做得好与坏的结果”,同时订立信用承诺契约,以及制定具体的管理操作工具。
龙津村以村党委为核心,在每个村小组成立党小组,设党员政策指导员,联动各自村小组的村民代表,形成结对,执行相关工作任务,分片管理。
“龙津村探索积极推行的党员村民代表责任制,通过放权赋能给党员和村民代表,直接联系群众,主动管理集体资产和物业并提供服务,真正参与进村务中去,一方面增加村务公开透明度,另一方面施展自身才能,力促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带动村民增收。”相关人士表示。
实现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随着党员村民代表责任制的实施,村集体有什么,不同地方的物业租金市价如何,村民对家底了如指掌。据介绍,每个季度通过述职会向村民汇报情况,村民代表做了什么,村民们都一清二楚,有质疑当场提出当场解答。此外,还汇集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的智慧,共同为村集体出点子谋出路。
党员村民代表责任制的推行,盘活了集体资产,促进村集体资产升值。2017年3月,廖万坤等几位村民代表,联名提出改造位于光明村小组内的几间厂房的建议,获得村委会同意。随后,这些厂房很快被改造成商铺,租金随之涨了2倍。
实施党员村民代表责任制以后,从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到提高集体物业租金,仅3年时间,永明村小组集体年收入从500多万元增加到750万元左右,村民年分红增长几倍。
龙津村的集体物业由此得到盘活,集体资产实现升值。2017年,村组两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3亿元,并逐步实现村情共知、村业共谋、村资共管、村利共享、村责共担,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 热门楼盘
- 看房团
- 购房直通车
- 买房导购
- 房产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