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中,顺德如何分享发展机遇?市委常委、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表示,顺德充分用好自然禀赋和人文优势,优化区域环境和交通环境,营造一个与新一轮发展相匹配、更有区域竞争力的城市空间,把顺德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一颗“明珠”。
顺德把交通先行作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首要之务,自加压力,迎难而上,抢时间,保质量,通过地铁建设以及一系列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如广州地铁七号线、佛山地铁三号线,还有一系列的道路改造等,营造出内通外联的交通格局,更好地承接广深等地的辐射。据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统计,2018年推进的在建重点交通建设项目约40个,截至去年12月底累计完成投资总额34.6亿元。
随着交通路网的加快建设和不断完善,顺德进一步加强了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衔接通道,强化了中心城区与南沙、中山等地的交通联系,有利于加快实现湾区融合发展,把更多的创新资源引入到顺德来。
镇街内部路网快速融通
中心城区打造“10分钟交通圈”
1月16日,南国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实现全线主线通车,整个项目的辅道也有望在2019年年中完工通车。全线共减少9个红绿灯,碧桂路至杏坛镇齐新路的行车时间由原来的近一个小时缩短到半个小时左右。
这只是顺德优化区域发展空间、促进镇街快速融通、构建更加畅顺的交通路网格局的一个侧面。
在中心城区促进大良与容桂交通融合方面,顺德打造中心城区快速环线,开展“10分钟交通圈”方案研究。10分钟交通圈是指由红旗路(桂洲大道为二期工程)-外环路-南国路-伦桂路组成的快速环路,全长36 公里,围合84 平方公里,串联了主要中心城区组团、主要公共设施、工业区和重点发展区,促进中心城区融合发展,支撑了城市发展空间拓展,提升城市发展品质。
近期,顺德将启动顺兴大桥和顺通大桥交通工程项目建设,分流容奇大桥、德胜大桥、马冈大桥交通压力,提升区域路网通行能力,有利于改善大良城区与容桂街道之间的交通状况,加强大良与容桂的联系,提升城市的区域辐射能力。顺兴大桥位于顺德港东侧,北起大良南国东路,向南跨过容桂水道,终点接容桂外环路,计划2019 年12 月底进场施工,2022 年12 月底完工。顺通大桥北起德胜西路与金沙大道交叉口,向南跨过容桂水道,在容桂侧以圆盘型盘旋落地,接容奇大道和容桂大道交叉口处,计划2019 年12 月底进场施工,2022 年12 月底完工。
交通建设对接大湾区
建立一小时互通时空圈
顺德基于“先骨架、后加密”的理念,努力建立与顺德城市布局形态相适应,与土地利用相协调的轨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有竞争力的公共交通系统。顺德已有两条轨道在建,其中广州地铁七号线加快了广佛同城的步伐;佛山城市轨道交通3 号线有利于加强大良与北部镇及佛山新城的联系。
另外,在本轮上报至国家发改委的《佛山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7~2022)》中,拟建轨道项目有佛山11号线、13 号线一期工程项目。其中,佛山11 号线为大良—容桂组团联系广州的市域骨干线,在大良设站5 座、容桂设站4 座。北段连接广州,串联佛山新城、陈村、北滘、伦教、大良—容桂组团;南段接中山,作为跨越和联系三市的轨道线路(广州、佛山、中山),将推进大良-容桂融入广佛都市圈,强化广州中心城区对大良-容桂中心城区的辐射。佛山13 号线一期工程,串联容桂西部片区、德胜新区、大良创智城、伦教永丰工业园区,加强顺德中心组团间的联系,带动大良-容桂组团间的发展。
顺德也加强了中心城区对接广珠城轨、肇顺南通道等珠三角地区的轨道“骨架线路”,争取高快速铁路,搭建与大湾区互通的一小时时空圈,并利用东新高速、广珠西线、佛山一环、珠二环、广中江高速,搭建中心城区“三纵两横”的高速路网,加强对外快速联系。通过南顺大桥、容桂外环路-中山加六线立交工程及广中江高速等道路工程建设,提升顺德中心城区的对外交通连接。目前,南顺大桥正在开展可行性研究分析论证和立项的前期工作;容桂外环路-中山加六线立交工程已完工;广中江高速预计年内可完成建设。
文章来源于珠江商报
- 热门楼盘
- 看房团
- 购房直通车
- 买房导购
- 房产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