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佛山市发布了《佛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提出,佛山市将在3年内投入16亿用于建设纳入“登峰计划”的政府办非营利性医院,到2020年,要力争建成10个国家级重点专科、55个省级重点专科、150个市级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形成一个覆盖全市的高水平优质医学专科群。“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单位综合实力力争进入全国同类医院排名前100名、2家进入前50名。
市一、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等作为重点建设单位
《意见》表示,实施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建设医、教、研、管理与国内省内一流水平相当的高水平医院。其中,把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佛山市中医院、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为“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单位;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佛山市第四人民医院、禅城区中心医院、南海区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三水区人民医院、高明区人民医院作为“登峰计划”培育建设单位;并且鼓励有条件的区结合区域卫生发展规划,选定若干家医院作为“登峰计划”建设单位,建设高水平区域综合(专科)医疗中心。
2022年力争建成10个国家级重点专科
《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登峰计划”建设单位将在自身综合管理、医疗护理服务、医疗质量与安全、高层次人才数量、医学教学和科研、服务辐射带动等方面能力显著提升,并且以建设单位为龙头的医联体率先取得明显成效,力争1家医院进入广东省高水平医院。
具体目标为,到2022年,佛山市力争建成10个国家级重点专科、55个省级重点专科、150个市级重点专科(特色专科),形成一个覆盖全市的高水平优质医学专科群。“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单位综合实力力争进入全国同类医院排名前100名、2家进入前50名;培育建设单位新增市级重点专科(特色专科)20个,力争4家医院(或医学专科能力)进入省内同类医院前5名。全市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3年投入16亿建设高水平医院
为了保障“登峰计划”顺利实施,《意见》提出将在2019-2021年市、区级财政安排16亿元用于建设纳入“登峰计划”的政府办非营利性医院。其中“登峰计划重点建设单位”每家投入3亿元(由市财政投入)、“登峰计划培育建设单位”每家投入1亿元(市属医院由市财政投入,区属政府办非营利性医院由区财政投入)。《意见》还表示,将强化绩效考核,结合建设目标,定期对建设医院进行项目目标执行情况的绩效考评,2020年开展中期考评,根据评价结果决定后续投入,2022年开展整体绩效评价,评估目标完成情况。对绩效考评达标的医院持续支持投入,对不达标的医院实行动态调整,建立退出机制。
具体实施
开展国际高端医疗服务
日后,佛山市民就医将有望享受国际化的医疗水平。据《意见》提出,将加强重点建设医院与国内外及港澳台高水平院校和医院的医学技术、医院管理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并且建立国际医疗合作中心,开展国际高端医疗服务,创办高水平合作办医项目。
在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领域发力
此外,《意见》也提出,重点在恶性肿瘤等居民主要和重大疾病诊断治疗、重大传染病防控及多学科协作的五大救治中心(胸痛、创伤、卒中、重症孕产妇、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等领域取得较大发展。此外,还将继续推动“智慧医院”建设,促进健康医疗大数据互联共享,探索“互联网+健康医疗”便民利民服务新模式。
打造多个创新平台及实验室
《意见》还提出要建设高水平临床科技创新平台,要打造省级、市级精准医疗创新平台、转化医学创新平台、生物医学创新平台、中医药创新平台、“互联网+”医疗创新平台、公共卫生创新平台等。支持参与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联合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建设,抢占国内省内专病领域研究制高点。支持建立地区临床样本资源库和健康研究大数据库。创建临床研究基地。建成一批符合国际标准的新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承接国内省内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项目。
设激励机制 缓解儿科等科室人才紧缺
一直以来各地的儿科都面临着缺人,且儿科资源紧张的问题,对此《意见》强调,在集聚和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方面,将建立向儿科、精神病科、传染病科等紧缺医学人才倾斜的激励机制。
- 热门楼盘
- 看房团
- 购房直通车
- 买房导购
- 房产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