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佛山房产 > 正文

年轻人为何一孩都不愿生?中国人口拐点逼近

0
分享至


从目前部分地区公布的2018年出生人口数据来看,新生儿数量下降明显。随着低生育率的持续,中国的总人口将见顶回落,但拐点何时到来,机构和学者的意见不一。凭借人口红利实现高速发展的中国,一旦人口负增长,会带来哪些影响?

“过去是想生却不敢生、不能生,现在是鼓励生也不生,时代真是变了。”看到近期网络上刷屏的关于年轻人不生育的文章时,家住东北的潘女士感慨道。

潘女士今年50岁,育有一个孩子。她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当年她和丈夫均就职于国企、事业单位,严格遵守计划生育政策,但身边想方设法生二胎的人着实不少,包括通过交罚金,甚至离婚后再复婚等方式,也有人因为一孩有先天性缺陷,又生了二孩。

如今,情况已大大不同。潘女士表示,自己的女儿在一线城市工作,虽然有男朋友,但尚未计划结婚,即便结婚,女儿的计划也是30岁后再生育,原因是工作繁忙没空带、生了也养不起。

“在我女儿看来,生养孩子是很大的负担,一孩都不愿意生,何谈二孩?”潘女士女儿这样的生育观念,正在中国的年轻人中蔓延。

从目前部分地区公布的2018年出生人口数据来看,新生儿数量下降明显。机构和学者已纷纷开始预计人口负增长将于何时到来。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人口负增长一开始是比较缓慢的,影响也较为有限。但真正应该担忧的是人口下降过快,以及从长远看对经济社会的负面效应。

年轻人为什么不生孩子?

“是加班太少还是工作不累?是游戏不好玩还是电视剧不好看?为什么要生孩子?”每当网络上掀起关于年轻人为什么不生孩子的讨论时,类似的调侃言论总会出现。

调侃背后,却是坚硬的现实。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比2016年公布的1786万少了63万,下降了3.5%。尽管2018年的数字尚未公布,但出生人口继续下降基本成定局。

从2014年的单独二孩,再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人口政策不断调整,但出生人口数量却不及预期。

2017年,二孩数量上升至883万人,同比增加162万人,二孩占全部出生人口的比重达到51.2%,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但2017年的出生人口反倒降低了。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司长李希如此前分析,主要原因是一孩出生数量下降较多。

这一数据背后,是更加严峻的现实——很多年轻人连一孩都不生了。究竟是什么成为了他们的“避孕药”?

据恒大研究院任泽平团队发布的《中国生育报告2019》,生育基础的削弱及生育成本的约束,阻碍了年轻人生育。

报告认为,现代社会生育率的进一步下降不是因为意愿生育的减少,而主要是成本提高导致人们的生育意愿不能完全实现,实际生育水平与意愿生育水平的差距决定于成本的高低。晚婚晚育、单身丁克、不孕不育等削弱了生育基础,住房、教育、医疗等直接成本、养老负担、机会成本高也抑制了生育行为,生得起却养不起。

“房价快速攀升,2004-2017年房贷收入比从17%增至44%;教育成本明显提高,特别是公立幼儿园供给不足,1997-2017年中国公立幼儿园在读人数比例从95%降至44%;医疗费用持续上升;中国独生子女约1.8亿,‘四二一’家庭结构养老负担重挤压生育意愿;女性劳动参与率高但就业权益保障不够,导致生育的机会成本高。”报告称。

此外,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以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为了使生育率保持在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维持下一代人口与上一代数量持平,不增不减),仅生育一个孩子是不够的。但想生二孩的父母们,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北京工作、孩子已经一岁半的李敏(化名)最近正在考虑要不要给儿子添一个兄弟姐妹。作为独生子女的她,最大的体会是一个孩子太孤独了,在她看来,再生一个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但思来想去,李敏还是暂时搁置了这个计划。

“最大的问题是没人带。”李敏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自己的父母三年后才退休,公公一年后退休,目前是婆婆带孩子,前几天家中有事婆婆回老家,就已经转不动了,再生一个就更没人带了。自己要工作,交给保姆又不放心。

李敏表示,生了二孩房子也不够住。目前80平米的两室一厅已经很挤了,如果一儿一女,孩子长大后更要分房间,至少要三室一厅。“我自己也太累了,怀孕加哺乳近两年的时间很煎熬,对女性的身体、心理影响都很大。目前孩子一岁半,我刚刚有点解脱的感觉,暂时不想再经历一次了。”

人口拐点提前到来?

随着低生育率的持续,中国的总人口将见顶回落,但拐点何时到来,机构和学者的意见不一。

近日,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指出,如果中国总和生育率(育龄期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一直保持在1.6的水平,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出现。

人口学者、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特邀高级研究员黄文政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拐点的出现可能要早于2027年。2027年的判断是基于由出生人口反推出的1.6的总和生育率,但1.6的水平可能难以维持,因为2017年的出生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二孩放开政策的堆积反弹,若去掉这个因素,总和生育率可能会下降至1.2左右。

“假设近几年公布的出生人口数据是准确的,再把堆积生育的因素去掉的话,我预计大概在2023、2024年左右人口就要进入负增长。”黄文政说。

任泽平团队的研究则预计,中国人口将于2024-2031年前后见顶,具体时间取决于未来鼓励生育政策力度。

《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测拐点将于2030年前后出现,峰值为14.5亿人。

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7)》对人口规模有9个预测方案,基于不同假设预测的中国人口峰值最早在2021年,最晚在2044年,其中有7个方案预测的峰值在2032年及以前。

“听到中国人口再过十几年甚至几年就要负增长了,还是很震惊的。生活在人口众多、拥挤的大城市,也会让人感觉人太多了而非人少了。”上述潘女士的女儿表示。

人口学者梁建章表示,很多人会觉得中国大城市的规模已经太大了,需要的是控制而不是扩大城市规模。但实际上,无论是从经济均衡还是国际比较来看,即使上海和北京这样一线城市的规模,都是偏小而非偏大。

需警惕人口下降过快

凭借人口红利而实现高速发展的中国,一旦人口负增长,会带来哪些影响?

在黄文政看来,人口负增长在一开始是缓慢的,拐点晚一年或早一年到来影响并不大,可能会对人们带来一些心理冲击。但从长远来看,对经济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黄文政认为,负面效应并不会因为人口负增长而立刻体现出来,但随着人口减少越来越多,对所有行业都会造成影响。首先年轻人的消费会萎缩,市场信心会下降,创新也会受到很大影响。此外,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国家财政负担加重,许多钱要投入养老,影响整个基础设施投资,因为需求和财力的不足,对整个国家来讲,活力也会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州向记者表示,真正值得担忧和警惕的是人口下降过快。

“近几年人口加速老龄化,为个人、家庭带来沉重的医疗和养老负担,还涉及到产业、经济结构,老年人的红利并没有那么容易开发。”王广州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经有部分省份养老金入不敷出。医保也在通过支付方式改革、限制辅助用药等实现控费。

黄文政认为,解决人口问题,首先需要解决养育负担重的问题,政府应大力扶持幼儿园或托儿所。此外,应建立完善养老保险的激励机制、为需要养育孩子的家庭提供补助、促进女性就业平等等。他强调,鼓励生育是应该的,但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强制生育,否则会起反作用。

王广州表示,低生育是人口负惯性的表现形式,问题的解决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当然育儿减免税收的作用是非常积极的,但低生育的风险和危害不是简单的减免税收就能解决的。低生育的文化社会机制形成后,若想彻底打破,需要非常强大的力量和缓慢、长期的调整。

面对人口负增长时代的临近,我们准备好了吗?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局势再度逆转,海牙传来老杜的坏消息,发言人:有信心让莎拉免职

局势再度逆转,海牙传来老杜的坏消息,发言人:有信心让莎拉免职

阿策聊实事
2025-05-17 11:12:55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65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几点

“吃饭八分饱”错了?医生建议:过了65岁,吃饭要尽量做到这几点

华庭讲美食
2025-04-23 10:20:22
吉利汽车大调整,近10个汽车品牌怎样聚成“一个拳头”?

吉利汽车大调整,近10个汽车品牌怎样聚成“一个拳头”?

时代周报
2025-05-16 14:29:14
自曝退订会导致“小米汽车崩塌”?小米汽车副总裁否认!雷军:小米不再是行业新人,必须承担大公司责任

自曝退订会导致“小米汽车崩塌”?小米汽车副总裁否认!雷军:小米不再是行业新人,必须承担大公司责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16 21:14:08
2011年,湖北女子喝喜酒时发现,9年前被枪决的弟弟,竟坐在对面

2011年,湖北女子喝喜酒时发现,9年前被枪决的弟弟,竟坐在对面

匹夫来搞笑
2025-05-17 05:55:28
来了来了!欧文复出时间曝光!3年大合同即将到手……

来了来了!欧文复出时间曝光!3年大合同即将到手……

篮球实战宝典
2025-05-17 16:53:41
汪小菲马筱梅新婚伴手礼:包装精美价值不菲,中式古瓷器很漂亮

汪小菲马筱梅新婚伴手礼:包装精美价值不菲,中式古瓷器很漂亮

素素娱乐
2025-05-17 13:06:37
中国男子在日本撞4名小学生后逃逸引发公愤,前人砍树后人暴晒?

中国男子在日本撞4名小学生后逃逸引发公愤,前人砍树后人暴晒?

说说史事
2025-05-17 16:51:32
台岛选举反转!国民党主席宝座五强争霸!张亚中突然杀了个回马枪

台岛选举反转!国民党主席宝座五强争霸!张亚中突然杀了个回马枪

呼呼历史论
2025-05-17 09:38:40
忠实簇拥!吹牛老爹在监狱观战尼克斯

忠实簇拥!吹牛老爹在监狱观战尼克斯

直播吧
2025-05-17 11:25:37
目前的中国股市,如果想赚钱,坚持只买一种类型的股票,稳赚不亏

目前的中国股市,如果想赚钱,坚持只买一种类型的股票,稳赚不亏

股经纵横谈
2025-05-17 20:04:38
外蒙古宣布独立,只有一个部反对独立,支持留在中国

外蒙古宣布独立,只有一个部反对独立,支持留在中国

红色鉴史官
2025-05-16 18:50:03
中国牙膏第一品牌:击败好来、佳洁士、高露洁,市场份额达到23%

中国牙膏第一品牌:击败好来、佳洁士、高露洁,市场份额达到23%

温读史
2025-05-10 10:39:58
真服了,两年亏损52亿,从24跌到3块,里面散户该怎么办?

真服了,两年亏损52亿,从24跌到3块,里面散户该怎么办?

财经市界
2025-05-17 18:43:36
只因春晚唱了一首歌,被封杀14年,如今身价过亿,却无偿捐给祖国

只因春晚唱了一首歌,被封杀14年,如今身价过亿,却无偿捐给祖国

河山锐新闻
2025-05-17 10:23:14
特朗普“生日阅兵”细节出炉:士兵一天只供一顿热餐 花费数千万美元

特朗普“生日阅兵”细节出炉:士兵一天只供一顿热餐 花费数千万美元

财联社
2025-05-16 22:37:10
继续用杜锋!广东队正式拒绝换帅,朱芳雨将“重金”引进新外援!

继续用杜锋!广东队正式拒绝换帅,朱芳雨将“重金”引进新外援!

绯雨儿
2025-05-17 11:39:20
国新办5月21日上午10时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及中非经贸合作有关情况

国新办5月21日上午10时将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及中非经贸合作有关情况

和讯网
2025-05-16 10:16:09
香港特区政府:强烈谴责美参议员恐吓国安人员

香港特区政府:强烈谴责美参议员恐吓国安人员

新京报
2025-05-17 18:55:04
广州一街道回应蚊子数量异常:天气原因导致,已组织消杀

广州一街道回应蚊子数量异常:天气原因导致,已组织消杀

环球网资讯
2025-05-17 07:44:53
2025-05-17 20:52:49

佛山房产

一线城市仅上海新房价格上涨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头条要闻

俄乌刚谈完 五国领导人又火速"抱团"给特朗普打电话

财经要闻

关键时刻,央妈出手了

体育要闻

三年过去了,布伦森的打脸还没停

娱乐要闻

汪小菲婚礼在亭子里办仪式好热闹

科技要闻

王树国:梁文锋如果读博 还有DeepSeek吗?

汽车要闻

小米汽车回应前保险杠变形 免费取送车和修复

态度原创

艺术
家居
亲子
手机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家居要闻

温馨暖调 现代极简空间

亲子要闻

宝宝呕吐,以为是积食,查体后医生抱进了抢救室!

手机要闻

澎湃OS再次公布进展通报:优化四项关键问题,且发展迅速!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