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软硬件不断升级。
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实现了桂城“省医就在家门口”的民生福利。
2017年11月17日,时任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的庄建教授完成省医南海医院首台心脏外科手术。
“省医就在家门口,不只是口号,也是行动,而且我们也在践行当中。”这是日前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建院60周年暨合作办医分享会上,林纯莹院长发言的总结语。事实上,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60年间发生了巨大的蝶变,从小卫生院发展成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正在努力向三级医院迈进。而自2016年牵手广东省人民医院合作办医以来,让桂城市民乃至佛山市民都真正体会到了“省医就在家门口”的优质医疗服务。这个蝶变的过程,林纯莹比喻为,冰块解冻、融合再冻结的过程。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也是通过解冻,以及五个方面的融合,使得医疗技术、科研、服务水平等,都更跃进了一步。未来它将以强专科、大综合的模式,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医院,引领周边地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
60年成长史
小卫生院蝶变成二级医院 牵手省医合作办医
在日前的分享会上,现场还为30年以上院龄职工代表、医院老领导、香港平洲同乡会代表和心血管外科代表进行了感恩授牌。
在省医南海医院工作了35年的中医科陈瑞发就是其中上台的职工代表之一。1983年,他进入了彼时还叫平洲医院的省医南海医院。“当时医院很简陋,我们中医科一共有5个医师,医院一年的门诊量也就400-500人。病房也都只有两层楼,一层大概30多张病床。”陈瑞发见证了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到现在医院发展蝶变的过程。
如果时光追溯到建院之初,那么省医南海医院发展到今天,完全可以用凤凰涅槃来形容。最初成立是在1958年6月,时名“上游人民公社卫生院”,刚成立时,面积约80平方米,仅有3间小房,2张病床,用于急诊之需。
1974年,平洲卫生院建起了第一座由钢筋水泥构成、面积约800平方米的住院部病房。1977年,医院建设起了两层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门诊大楼,医疗环境自此得到了较大的改善。1992年9月,南海撤县设市,平洲卫生院改称“平洲医院”。同年12月,医院新住院大楼建成投入使用,当时为全国镇级医院面积最大的住院部之一。
2007年8月10日,平洲卫生院更名为“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并且实现了全院整体搬迁,新院占地面积超100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设计病床700张,设有停车位500余个,总投资3亿元。2011年10月14日,医院正式晋升为二级甲等医院。自此,医院在医教研全面发展。2011年泌尿外科通过评审成为佛山市“十二五”医学特色专科;2012年口腔科、神经内科分别获评佛山市南海区“十二五”医学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
2016年,是省医南海医院发展关键的一年。因为这一年,7月1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病医院在南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揭牌,实行一体化运营,从而构成广东省医疗卫生高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此省医南海医院翻开了发展的新篇章。
合作办医成果显著
病种结构优化 科研成果再创新高
合作办医两年来,经过两年的努力,省医南海医院收治的病种结构逐步优化,疑难杂症病例及危重病人逐步增多;疾病的诊治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调整;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投诉逐步下降;科研成果再创新高。数据显示,新技术新项目数今年前9个月已经比2015年全年约增长了一倍,收治病种数从2015年的2200种到今年前9个月的数据已经达到了近2400种。另外的科研指标显示,近3年,医院共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8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5项,佛山市级继教项目32项;科研立项49项,其中厅局级25项,市级24项;发表论文120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发表5篇,统计源核心49篇。
医院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8月,省医南海医院完成心脏外科手术超过124台,包括3D腔镜心腔微创手术、大血管置换术、心脏肿瘤切除术、心脏瓣膜置换术、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房间隔修补术等高难度心脏手术。“省医开展的心外科,大部分省医南海医院也已经可以开展。”省医南海医院院长林纯莹在会上分享合作办医的经验时表示,随着省医团队与医院原有团队的深度融合,省医南海医院已培养出大量新生代技术力量,如心内科团队、神经内科团队、ICU团队、骨科中心团队等。
“我们还成立骨科中心,创建了房颤中心(A FC)、广东省胸痛中心(CPC)、佛山首个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 M C)以及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A H A )4个中心,目前胸痛中心、标准化代谢病管理中心已先后通过相关部门认证并成功挂牌,其中M M C中心进入二次随访阶段;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6名急救培训导师已通过培训验证,今年10月已通过评审正式挂牌”。
“五大融合”助力
省医南海医院完成“解冻变革”蝶变
林纯莹在分享经验时表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打破与重塑的过程,她用冰块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比如一个大冰块的立方体,要改变形状怎么做?首先需要把冰融化,然后让其进入模子,这个过程叫‘变革’,要成为新的形状还要再冻结。”她解释说,而放在省医南海医院这里,“解冻”的第一步,需要对医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如何进行“解冻答疑”,这个过程通过资源融合、管理融合、人才融合、服务融合、技术融合五个融合解决问题,然后进行再“冻结”。
“‘省医就在家门口’为南海乃至佛山及周边一带居民带来了更多便利、优越与实惠。”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表示。在分享会上,桂城街道办事处陈君燧副主任肯定了合作办医的成果。“六十年弹指一瞬间,以前的上游人民公社卫生院、平洲卫生院现已华丽升级为今天的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这既是医院全体职工呕心沥血、砥砺奋进的历程,也是南海区政府、桂城街道办事处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合作办医成果初现的历程。”
新征程启航
省医南海医院将形成强专科、大综合模式
陈君燧表示,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省医南海医院合作办医项目,在硬件方面,此前已投入一亿元,完成了合作办医一期的修缮改造项目,二期、三期合作办医项目补充协议即将签订,拟投入约26亿元的广东省心血管医院建设即将进入设计动工阶段;在软件方面,引入省医专业管理和技术团队,同时亦派出团队到省医学习、深造,提升省医南海医院的专科建设和医疗水平。“整个合作办医项目,是我们桂城乃至南海‘大卫生’、‘大健康’格局的新标杆,实现了桂城‘省医就在家门口’的愿望,将惠及整个桂城六十多万常住人口。”
广东省人民医院院长余学清表示,未来的计划是,将省医除了本部之外的其他重点工作都放在省医南海医院,包括科学研究。“省医的心内科、心外科、心儿科在省内国内甚至世界都是有名的,所以二期工程主要是以心血管病医院建设为主,真正通过我们的王牌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他还透露,将以心血管学科作为切入点,进行先试先行,总结合作的经验体会,形成模式示范,然后在其他学科全面铺开。
林纯莹在分享会上总结说,“广东省人民医院南海医院将以强专科,大综合模式,构建广东省心血管医院,并以广东省人民医院极具影响力的心内科、心外科、心儿科作为带动医院发展的龙头,引领周边地区,辐射粤港澳大湾区,把它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医院。”
- 热门楼盘
- 看房团
- 购房直通车
- 买房导购
- 房产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