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在佛山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动员大会上,佛山“打包”发布了佛山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治堵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交通建设项目施工疏解方案以及佛山市占道施工交通疏解工作制度(征求意见稿)等多项治堵举措,引起了各方关注和热议。禅城区政协委员徐玉发还提交了名为《多管齐下、群策群力,综合解决佛山交通拥堵问题》的建议,为治堵支招。未来三年的攻坚战中,佛山将会对多个拥堵问题“对症下药”,并在停车管理、公交发展等方面实现立法,尽快出台相应的政府规章和条例。另外,明年还将研究推行通勤人员错峰出行政策。
新政解读:未来三年治堵如何施大招?
公交:今年公交分担率保持40%
佛山治堵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将加快推进佛山公共交通立法工作;继续深化公交TC改革。按照计划,佛山计划于明年发布出台关于公交发展的相关条例。
另外,未来三年还将构建中心城区十横十纵骨干线网。同时,发展商务专线、定制公交、接驳公交、专线公交、社区公交等辅助公交,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公交出行需求。虽然轨道交通和高速等项目密集施工,但佛山明确提出,今年公交分担率仍将保持40%不降低,而到2020年,佛山中心城区机动化公交分担率将力争达到50%以上。
在公交发展方面,徐玉发认为,应该制定公交优先战略,通过多方面的公共政策,如增加公共财政投入、合理制定公交票价、设定或开辟专用道路、增加或更新公交车辆等,突出公共交通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停车:年内为停车管理立法
佛山在治堵三年计划中提出,一方面要结合道路条件规范路内停车泊位设置,对违章停车进行严格执法与管理,逐步推广实施路内停车收费,并按照“路内高于路外”原则,今明两年内制定相应差异化的路内停车收费标准,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另一方面,结合轨道及公交发达程度细分停车分区,按照分区分类原则优化停车配建指标。
另外,针对办公与住宅类型停车需求错峰特征,未来三年,佛山将研究推进停车错峰共享政策,提高现有停车资源的利用率;针对老旧小区停车难问题,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通过市场化手段挖潜公共停车设施供应,解决部分公共设施缺配车位的历史遗留问题。按照计划,佛山今年将加快停车管理立法工作,并于年内出台相应的政府规章。明年,佛山还将建设智能停车管理和服务云平台,推广停车诱导系统。
徐玉发对此建言,未来,佛山可放开停车收费,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不断减少路边停车位的设置。同时,鼓励、引进民间资本,采用先进技术投资建设现代化、智能化停车场有效解决城市停车难的问题。
出行:今明两年研究“绿色出行”正向激励机制
今年佛山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该市在人均汽车保有量上全国排名第六,小汽车日均使用次数高达2.65次,高于北京、广州和深圳,位居全国前列。为此,在未来三年的治堵行动计划中,佛山将研究通勤人员错峰出行、绿色出行政策。
具体包括,优化调整长者高峰期免费乘车的公交优惠政策,错开出行需求时段,以削减高峰时段交通负荷峰值,促进交通流量在时间上的均匀化,缓解高峰期交通紧张局面;研究建立面向市民和企业的绿色出行正向激励机制,鼓励私家车停用、少用,引导绿色出行。
按照计划,今明两年,佛山将研究调整长者早晚高峰时段乘坐公交的优惠政策;明年则研究推行通勤人员错峰出行政策;2019年,还将研究建立面向全社会(个人和企业)的“绿色出行”正向激励政策和机制。
在错峰出行方面,徐玉发还特别建议,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员工可以率先实行早上9时上班,下午6时下班制;对于行政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窗口,可以实现现有的作息时间即早8时半上班,下午3时30分下班。
部门互动:调整通勤时间可行 对疏堵有帮助
根据三年治堵行动计划,佛山计划明年研究推行通勤人员错峰出行政策。
针对禅城区政协委员徐玉发关于率先调整公务员、事业单位等人员通勤时间的建议,佛山市行政服务中心有关人士昨日回应,如果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部门延迟了上下班时间,而行政服务中心的公共服务窗口仍维持正常上下班时间,这样的调整是可行的,而且不会影响前来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市民。
据了解,中心城区的多个行政服务中心目前在早高峰时段,车位也比较紧张。
治堵三年行动计划
佛山市从今年开始,正式实施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
一个核心:公交优先
五个侧重:一是侧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侧重法规政策研究;三是侧重交通疏解方案审查;四是侧重交通秩序管理;五是侧重慢行系统建设。
- 热门楼盘
- 看房团
- 购房直通车
- 买房导购
- 房产图集